近年来,受工业污染、农业残留等影响,部分土壤出现重金属超标、有机物污染等问题,土壤修复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在土壤修复技术中,化学氧化法因高效、便捷被广泛应用,而过硫酸钠正是该方法中的核心药剂。其活化后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能通过氧化作用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为土壤“解毒”提供关键支撑。
作为专注于过硫酸钠生产的企业,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所产的过硫酸钠,凭借稳定的性能,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的重要产品,它为多项土壤修复项目提供了可靠支持。

一、假货之害:不仅拖慢进度,更藏多重隐患
土壤修复对药剂的纯度、稳定性要求极高。然而,市场上部分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过硫酸钠,给土壤修复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假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复效果大打折扣。假货成分不纯,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难以充分氧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导致修复周期被迫延长;二是引发二次风险。假货中可能掺杂未知杂质,这些杂质可能与土壤中的其他物质发生不可控反应,不仅无法修复污染,还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加剧土壤破坏;三是浪费资源投入。土壤修复项目往往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若因使用假货导致修复失败,前期投入将付诸东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真假鉴别三要点:简单实用的识别方法
(一)看包装:正规标识是品质的“身份证”
优质过硫酸钠的包装具有清晰、规范的特征,这是鉴别真假的第一道防线。正规厂家会在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执行国 家标准编号、生产批号、保质期、安全警示说明及应急措施等信息。以福建展化化工的过硫酸钠为例,产品包装上清晰印有“过硫酸钠”“SODIUM PERSULFATE”等中英文名称,标注了执行标准“GB/T 26519.1-2021”——这是国家认可的产品标准,是品质的重要保障。此外,包装上还标注了防伪二维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询到产品的生产信息、流转记录等,方便追溯来源,确保所购产品的真实性。
(二)观特性:物理状态显品质
过硫酸钠的物理特性是鉴别真假的重要依据。优质过硫酸钠为白色晶体或粉末,通常无明显刺激性气味,颗粒均匀细腻,无肉眼可见的杂质,且流动性较好,不易结块。将少量产品置于干燥洁净的容器中观察,不会出现颜色发灰、发黄等异常情况。这是因为正规生产企业在过硫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筛选、生产工艺的控制都有着严格的标准,能有效保证产品的纯度和一致性。
假货在物理特性上往往与正品有明显区别,可能存在颗粒大小不均、有结块现象,或夹杂着其他颜色的杂质。部分假货由于生产工艺粗糙,还可能带有刺激性异味,这些都可作为鉴别其真伪的重要依据。
(三)查资质:正规企业是品质的“定心丸”
产品的品质,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企业的资质与实力。正规生产企业的过硫酸钠产品都具备齐全的合规资质。正规企业拥有完备的生产资质文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且每一批次的产品都附有对应的质量检验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产品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福建展化化工作为过硫酸钠的专业制造商,年供应量达5万吨,其过硫酸钠产品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单项冠军产品”,这是对公司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此外,福建展化化工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环保法规与标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每一袋过硫酸钠产品都达到行业优质水平。
在土壤修复工作中,警惕过硫酸钠假货至关重要。通过看包装、观特性、查资质等方法,可有效识别真假过硫酸钠,避免因使用假货而影响修复进度和质量。土壤修复没有捷径,生态保护不容虚假。唯有全行业共同坚守品质底线,才能让每一份修复努力都落到实处。